石家庄天石磁材的磁铅石结构
永磁铁氧体生产研制成功,1956年又在此晶系中发展出平面型的超高频铁氧体,同年发现了含稀土族元素的石榴石型铁氧体,从而奠定了尖晶石型、磁铅石型、石榴石型三大类晶系的铁氧体材料三足鼎立的局面。高电阻的非金属磁性材料——铁氧体的诞生,是磁学与磁性材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永磁铁氧体生产意味着磁性材料的应用已经基本上可以不受频率的限制,这给无线电工业、脉冲、微波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进入70年代,在矫顽力、磁能积、方面性能较好的锶铁氧体大量投产,迅速扩大了永磁铁氧体的用途。尤其在70年代后期,铝镍钴类磁钢的主要原料钴的价格上涨,更加促进了永磁铁氧体的发展。近年发展起来的稀土钴永磁、钕铁硼永磁材料性能固然好,但从近几年的发展事实看,它们不能取代铁氧体,并且铁氧体的生产量和需求量在逐年扩大。主要原因是金属永磁材料易氧化,居里温度低,成本高,在一定时期内在很多方面难以与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的铁氧体相比。现在,铁氧体己经成为产量最高的永磁铁氧体材料。
我国生产
永磁铁氧体生产预烧料主要采用铁红和铁鳞。铁红作为生产原料来说,价格昂贵,而铁鳞作为轧钢厂的副产品,被重新回收利用,而且铁鳞成分复杂不稳定。因此,为铁氧体的生产寻找廉价替代原料降低铁氧体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是目前铁氧体生产面临的紧迫问题。有人采用炼钢烟尘作原料,来制备永磁铁氧体,但这并不能广泛采用。近几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尝试采用天然铁矿制备永磁铁氧体。他们将天然铁矿经选矿、养化、磁选等过程制成铁精矿粉,然后以铁精矿粉为原料来生产铁氧体。但由于天然铁矿成分复杂,直接用于生产永磁铁氧体具有相当难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厂家能够成功地利用天然铁矿,不经任何选矿处理,直接生产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工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