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是以
磁场为媒介进行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电磁装置。为在电机内建立进行机电能量转换所必需的气隙磁场,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电机绕组内通电流产生,既需要有专门的绕组和相应的装置,又需要不断供给能量以维持电流流动,例如普通的直流电机和同步电机;另一种是由
永磁材料来产生磁场,既可简化电机结构,又可节约能量,这就是永磁电机。
一: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由于
稀土永磁价格昂贵,研究开发重点是航空、航天用电机和要求高性能而价格不是主要因素的高科技领域。
二: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83年出现价格相对较低的
钕铁硼永磁后,国内外的研究开发重点转移到工业和民用电机上。稀土永磁的优异磁性能,加 上电力电子器件和微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使许多传统的电励磁电机纷纷用稀土永磁电机来替代,而且可以实现传统的电励磁电机所难以达到的高性能。
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永磁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特别是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的改善和价格的逐步降低以及电力电子器件的进一步发展,加上永磁电机研究开发经验的逐步成熟,除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已有研究成果,使永磁电机在国防、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外,稀土永磁电机的研究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一方面,正向大功率化(高转速、高转 矩)、高功能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我国的稀土资源丰富,稀土不稀,号称“稀土王国”。稀土矿石和稀土永磁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稀土永磁材料和稀土永磁电机的科研水平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因此,充分发挥我国稀土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以稀土永磁电机为代表的各种永磁电机,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