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磁性材料制造重心向中国转移,一些世界著名磁性材料制造及应用企业纷纷来中国投资建厂,包括日本的TDK、FDK、EPSON、日立金属、住友特殊等,韩国的梨树、三禾,欧洲的PHILIPS,德国的VAC、EPCOS,美国的ARNORD、MAGNEQUENCH等。日本200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磁材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现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05年我国永
磁铁氧体产量达到35万吨,软
磁铁氧体产量16万吨,稀土磁体产量2。
85万吨,分别占全球产量51%、36%和70%,我国已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世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
随着世界磁性材料制造重心向中国转移,一些世界著名磁性材料制造及应用企业纷纷来中国投资建厂,包括日本的TDK、FDK、EPSON、日立金属、住友特殊等,韩国的梨树、三禾,欧洲的PHILIPS,德国的VAC、EPCOS,美国的ARNORD、MAGNEQUENCH等。
日本200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其磁性产业生产量呈整体下降趋势;美国的永
磁铁氧体生产企业由1995年的11家下降到现在的5家,稀土永磁生产企业由7家下降到现在的3家。
这将进一步巩固我国磁性材料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带动我国由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向强国转变。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市场扩大,已形成配套产业链,中、长期市场前景看好我国磁性材料配套市场迅速发展,除办公自动化、医用电子、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风电电机等应用市场外,近几年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市场,如电动自行车、包装磁扣、建筑磁件、石油钻采、照明电子等,越来越多的新应用在不断开发中。
预计到2015年,我国电视机年产量为5000万台、汽车1000万辆、手机2亿部、DVD15000万台、电冰箱3000万台,约需要永
磁铁氧体50万吨、软
磁铁氧体20万吨、钕铁硼磁体5000吨,约占全球市场的60%、30%和50%左右。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品制造中心,根据产地就近配套原则,会有越来越多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出现和向中国集中,中、长期市场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