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磁性材料的生产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主要是磁性材料行业高能耗、劳动性密集的特点所决定的。目前转移方式主要有和国内公司合作,如日本TDK公司与天通股份合作;直接建厂,如日本的赢赛拉、爱普生,荷兰的飞利浦等。而大部分则是从我国进口,因为相同性能下国内的磁性材料价格才是国外的一半。目前我国磁性材料的产能40%要靠出口消化,而目前这种国际转移正在继续。目前国内生产磁性材料上市公司已经很多都是以出口为主了,如上市公司宁波韵升、中科三环出口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和75%,另外天通股份的出口比例也不小,出口占总收入的46%。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稀土永磁,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决定了稀土永磁将会大部分转移到中国,目前生产稀土永磁上市公司有安泰科技、宁波韵升、中科三环以及北矿磁材,其中安泰科技最正宗,而其它上市公司稀土永磁所占比例不大。
相反从总的需求看,磁性材料需求旺盛,每年能够保持15%的增长率,2005年铁氧体永磁市场需求将达到221万吨左右,铁氧体软磁市场需求将达到10万吨左右,稀土磁体约1万吨。而我国产量在世界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10年,我国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将达到7万吨,占全球产量的75%;粘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将达到1万吨,占全球产量的50%。